澳科大研发治疗类风关新药取得重要新进展

2020/04/14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所致关节肿痛,继而关节软骨和骨破坏、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而致残。迄今尚无根治类风关的理想药物,研发能够针对类风关病理特征的靶向药物是国际风湿病界的研究热点。类风关在中国约有患者近500万患者,若治疗不当或疗效不佳,约30%患者在2年内关节致残。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讲座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中医药诊疗类风关的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最近,该研究团队发现类风关患者的关节滑膜细胞具有极高的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特征,进而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袁振教授等合作,应用纳米技术,以中药黄连的活性成分小檗碱为工具药,成功研制了ROS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和纳米微胶束(BpseP)-小檗碱制剂。ROS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代表着针对炎症微环境的靶向治疗新策略,BPseP则能有效地促进小檗碱在类风湿关节炎组织中,特别是在耐药患者的关节炎组织细胞内蓄积,从而提高靶组织药物浓度而增强疗效。课题组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表明,BPseP-小檗碱的抗关节炎和骨关节保护作用强度较单用小檗碱提高了近10倍,同时揭示了其抗炎机理主要是靶向线粒体启动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而抑制脂肪生成,进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减轻关节炎症。应用ROS响应性纳米载药系统研发抗炎新药,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基础上降低用药剂量,故能显著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ROS响应性小檗碱微胶束通过靶向炎症细胞和线粒体显著抑制关节炎

ROS响应性载体纳米平台为研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效低毒创新药物开辟了新道路,应用前景广阔。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纳米研究领域知名期刊Nano-Micro Letters(2019年影响因子:9.043;即时影响因子:13;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410-x)。澳科大刘良讲座教授和澳门大学袁振教授分别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和联合通讯作者,澳科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范星星助理教授和澳门大学徐孟泽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澳科大梁丽娴副教授和蔡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