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於2011125日正式掛牌成立,是我國中醫藥領域成立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23年通过第四段驗收,獲得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同年開展第五階段建設。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是中央政府致力推進中醫藥國際化發展,促進澳門經濟發展適度多元化和提升澳門科技水平的重要舉措。實驗室以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藥質量和創新藥物研究基地、獲取原始創新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匯聚和培育中醫藥優秀人才以及拓展國際高水平學術交流與合作為目標,注重集成多學科的前沿技術,建立適合中藥質量及創新藥物研究的開放式科學技術平臺,深入開展探索性、創新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研究。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及研究生等接近300人,其中助理教授以上研究人員45人,包括諾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講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以及助理教授等。助理教授以上研究人員均來自於國內外知名的教研機構,通曉中英雙語,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國際視野,組成了一個集化學、生物學、藥理學等多個相關專業領域人才為一體的多學科結合、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研究隊伍。 

重點實驗室以中醫藥治療重大疾病為導向,圍繞提高中藥質量控制、轉化研究以及創新藥物的研究目標,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注重突出中藥的特點與內涵,圍繞一些疾病進行重點研究,並著重從中醫藥理論與臨床現象出發,探尋中藥作用的生物規律;注重集成相關學科的前沿技術,注重重點藥材和重點複方研究,注重中藥質量研究方法和標準的創新與應用,加強轉化應用研究。在未來三年中,實驗室將開展以下四個重點領域和四個主要研究工作:個領域的研究即基於中藥三多特徵的中藥質量控制創新技術及其理論基礎研究人參等貴重中藥材質量評價與開發利用研究風濕病及腦神經退化疾病的精准診斷與創新藥物研發癌症精准診斷與創新藥物的研發技術與方法研究。四個主要研究工作:中藥質量控制創新技術及其理論基礎研究、中藥在精準醫學領域的研究、創新藥物作用機制及新藥開發研究、長新冠應對策略及研究。

因應實驗室的發展目標和主要研究領域,實驗室目前下設13個研究室和研究中心: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技術研究室、中藥化學與生物有機化學研究室、中藥活性評價及分子藥理研究室、中藥製劑新技術與新劑型研究室、組學技術與創新藥物研究中心、澳門質譜及核磁共振光譜測試中心、中藥及食品安全與質量檢定中心、結構生物學與智能化藥物設計實驗室、轉化醫學動物實驗室、離子通道生物物理和創新藥物研發實驗室、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和創新藥物實驗室、澳門創新中藥與產業化技術創新中心及澳門中藥國際標準中心。2020還獲得政府專項資助計劃建立了諾獎獲得者工作站 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

實驗室擁有一系列先進、精良、高端的實驗儀器設備和系統,包括各類液相/質譜和氣相/質譜聯用儀近30臺,及一系列進行整體動物-細胞-分子水平的藥物生物活性評價研究所需的最高端的化學分析和系統生物學組學技術研究設備,如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儀,Bruker 600MHz 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LTQ XL Orbitrap高分辨液質聯用儀,Agilent 1290 Infinity UHPLC-布魯克 QTOF液質聯用儀,Agilent液質聯用儀包括三重四極杆液質液聯用儀(6460, 6490, 6495 Triple Quad LC/MS),飛行時間液質聯用儀(6230 TOF LC/MS),四極杆飛行時間液質聯用儀(6545Q-TOF LC/MS, 6550 iFunnel Q-TOF LC/MS), Agilent 7900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J-1500型高性能圓二色光譜儀,PacBio第三代測序儀,小動物活體成像儀和Micro-CT Helios質譜流式細胞儀,膜片鉗系統,Malvern等溫滴定微量熱儀,Mosquito納升級液體工作站,10X genomics單細胞測序儀,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大規模計算機集群, FLIPR Tetra 高通量細胞水平篩選系統,Octet RED96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統,BD FACSAriaIII流式細胞儀, IN Cell 6000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儀,Leica TCS SP8 鐳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系統, 高解析度片層掃描顯微鏡,DeltaVision活細胞螢光成像系統等。

目前,實驗室已創建的14高新技術平臺主包括有:天然化合物分離和結構鑒定技術、中藥鑒定基因條碼技術、亞細胞及分子顯微視覺化技術、生物有機化學技術、糖/糖肽組學分析研究技術、脂組學分析研究技術、蛋白質組學分析研究技術、幹細胞分析研究技術、中藥納米制劑技術、微流控芯片鑄造及研究、單細胞研究、基於納米材料的抗腫瘤藥物靶向輸送技術、藥物篩選和設計及醫藥大數據,中藥成分細胞內藥動學研究技術。

重點實驗室近年來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已與17間知名教研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或研究中心;在科普活動上,2023年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科學館以合作參與青年科技村。實驗室亦致力於推動中藥國際標準化及拓展高技術服務,已成立澳門中藥國際標準中心;實驗室已獲得澳大利亞NATA/ISO17025認證,可為兩岸四地科研機構及企業提供符合國際ISO標準的中藥產品及食品檢測服務。

實驗室在上述重點領域內已取得一些重要的科學發現,包括:中藥質量評價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新發病機理及作用新靶點;納米載體提升中藥有效成分的遞送及靶向性;抗新冠中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Bioactive Materials, Small,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PNAS, Biomateria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等主流學術期刊;獲多項獎勵,包括2020澳門科學技術獎之自然科學獎二、三等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22澳門科學技術獎之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1 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成果証書,2023廣東省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女科學家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雲南省衛生技術成果獎二等獎。 

實驗室目前具體研究方向主要有:基於自適應圖學習方法的分子屬性和相互作用預測,基於人工智能的多來源中藥品種鑒別研究,中藥成分分析軟件MatchNat的開發與應用,基於TOF-SIMS原位全成分的中藥分析新方法,整合不同質譜技術的中藥復方活性成分新方法,基於蛋白質組學技術的藥物發現新策略,藥食兩用全成分多維分析和活性成分精准定位;開闢中藥RNA抗腫瘤藥理活性新領域,開闢中藥RNA心血管藥理活性新領域,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甘草查爾酮B保護氧化應激引起綫蟲與神經細胞的損傷;靶向鈣離子通道、抑制PD-L1外泌體减緩腫瘤進展,解析KCNQ1通道與小分子的高解析度結構和作用機制,雷公藤紅素抗癌作用新機制,抗三陰性乳腺癌生物鹼的藥效與機制研究,揭示炎症激酶的穩態調控作用及干預新策略,NAV2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的表達及其相關信號通路,莪術烯醇通过誘導鐵死亡發揮抗腫瘤作用;外泌體促进腦神經保護自噬化合物通過血腦屏障,新型多功能納米顆粒提高化療藥物的療效,治療缺血性中風新思路,光動力學有效抑制腫瘤;SARS-CoV-2 PLpro潜在位點的發現及成藥性分析,中藥黃芩治療COVID-19的物質基礎及藥理機制,設計合成雙靶向新冠病毒抑制劑,抗新冠病毒天然產物的化學結構。